Navigation menu

新闻中心

以观念转变引领发展变革

金秋时节,收获丰收。 “十四五”即将结束。按过去四年平均5.5%的增速计算,今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到2025年,中国经济一体化有望实现。成果举世瞩目,共识不断加深。回顾过去五年,中国经济“在风雨的洗礼中成长,在挑战中坚强”。这主要得益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得益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经济思想的科学指导。想法是行动的先导。十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中国共产党委员会,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和唯一标准。站在决胜“十四五”、谋划“十五五”的历史关口,我们能够感受到习近平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思想所蕴含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 (一)新发展理念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为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指明了新路径。一款点燃转型升级新引擎的汽车。 2024年11月,我国年产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将在东风蓝图云峰工厂下线,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年产新能源汽车超过10万辆的国家1000万台。 “现在我国要向制造强国、工业强国的更高目标发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就必须抓住机遇、赶上别人。”从跟随到引领,跨越式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是新发展理念带来的产业革命。抢占创新驱动基础动力,岚图汽车广泛采用人工智能、物联网、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新车生产准备周期缩短至少20%,工艺设计成本降低15%以上,新产品质量提升10%以上。揽图汽车紧握绿色发展时代脉搏,在行业内率先系统性地将汽油车产能升级为新能源汽车产能。也实现了“绿E5C智能充电网络中新能源汽车“电动化”。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从粗放发展到绿色低碳发展,我国新能源产业链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并加速发展。今天,两辆新能源汽车已在采用智能生产的重庆赛力士超级工厂一分钟组装上生产线;我国建成最大汽车 全球辐射面积最多的基础设施体系……“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中国制造增添新亮点”。目前,我国新车产销量已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锂离子电池全球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一。从企业到行业再到整个中国经济,新发展理念激发了 苏高质量发展动力强劲,推动新时代中国经济跨越转型。 Deepseek大模型名声大噪,全超导托卡马克实验核聚变装置创下新的世界纪录……抓住创新这个影响全局经济社会发展的“鼻子”,我国国家竞争力持续提升,创新指数全球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5年的第10位,成为十多年来创新提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年。从“APEC蓝”、“冬奥蓝”到“北京蓝”,新时代以来,我国积极培育和发展绿色生产力,建设了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体系。行业的“绿色含量”增加了发展的“黄金含量”。 “十四五”前四年,单位GDP能耗下降11.6%。 ”中国经济正在逐步转向更高质量、更平衡、更可持续的增长模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评价道。新时代的发展实践告诉我们,只有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加快现代化发展和绿色发展步伐,加快培育和发展新生产力,中国经济才能赢得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主动权,谱写共同发展新局面的“工程”。 智能传感设备,你可以在手机上使用“共享菜地”;无超市的超市、智慧诊所……乡村、城市生产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一体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农业生产者、文化生产者、科技生产者、乡村经营者、乡村职业经理人……共建共享,d 城乡协调发展势头崩溃。我们将在“浙江”看到“未来乡村”。 20年来,在“千万工程”引领下,浙江谋划到底,城乡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让中国式现代化成果更加平等地惠及全体人民。”从“浙江”到全国,“千万工程”为实现协调发展、共享发展开辟了广阔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针对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最大短板”,广东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结合实际提出实施“百千工程”,推进县强、乡镇兴村,ves成为短缺的“潜力那板”。白云区是广州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中心城区。城乡二元结构阻碍高质量发展。实施“百千工程”以来,白云区累计筹集帮扶资金2.2亿元,帮助涉农城镇和道路建设。去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4万元,增速领先广州。如今,广东农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下的薄弱村已普遍淘汰,102个建制镇上榜“2025年乡镇经济500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促进管理高效率,协调发展、共享发展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通过桥梁连接,构建花江峡大桥的通车,兴业、富民,给山里、乡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布依刺绣、苗银等民族手工艺品出山; “单打独斗”变“手指握成拳头”,福建仙游一一打造乡村特色共富工厂,以增加村集体收入带动低收入农民就业增收;从破旧的土坯房到美丽的庭院,从靠天吃饭致富,宁夏银川的移民实现了从“搬家”到“致富”的华丽蜕变; ……从新时代发展的卓越实践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以精神为中心的发展。实施重大区域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建成全球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体系和医疗保健系统。人民群众的实惠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中国式现代化把民生放在第一位。新时代的发展实践告诉我们,要坚持建设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共享人民发展成果,让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大获得感,走向共同富裕。 (三)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推动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必然要求。市场创造开放发展新机遇。 10月14日,浙江义乌全球数字贸易中心第六代市场开工。义乌市场开启了从传统贸易模式向数字贸易生态跨越的新进程。小产品,大m市场。目前,义乌一方面掌握着超过210万家“中国制造”企业,另一方面掌握着23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义乌并不渴望成为“大公司”,将始终坚持互惠互利、赢得世界的成果。 “各国经济联则同进,联则退。”开放的义乌、开放的中国将为全球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和确定性。特斯拉在上海的储能超级工厂正在建设中,雷克萨斯也在上海建立了全电动汽车工厂……今年以来,多家跨国车企纷纷加大在华投资力度,决心“重点关注”中国。国际制药巨头阿斯利康五年投资25亿美元,在北京建立了第六个全球战略研发中心。总投资约5亿元人民币,拥有500余名科研人员专家云集,德国上海创新中心汉高胶粘剂技术在张江高科技园区正式落成……中国正在成为跨国公司必须争夺的创新之地。对中国的深入了解,就会对中国有坚定的信念——面对经济全球化的逆风和反弹,中国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公平正义一边,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决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强权政治和压迫;面对一些国家筑起“小院、高墙”、搞“脱钩、脱钩”,中国不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放开制造业准入;面对一些国家和地区入境政策收紧,中国已将单边免签和过境免签数量分别扩大到47个和55个。自从t新时代,我国分七批设立2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我国已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位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名列前茅。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高水平开放带来高质量发展要求。新时代的发展实践告诉我们,中国经济发展过去是在开放条件下实现的,未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实现。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的潮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 “如果你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你应该可以继续下去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取得成功。”党的二十届中央四中全会研究制定“十五五”规划建议,旨在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推动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任务取得重大突破。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引,遵循高质量发展,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十五”期间,我国经济大船一定会乘风破浪、稳步前进,在共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决定性进展。 “中华民族的伟大刺激,势不可挡!”